这几年,走过的茶山越来越多,也接触到许多茶界的前辈与新秀。走出去,好像打开了世界的一扇窗,接触的茶越多,口味越发挑剔。一泡茶接着一泡茶喝来,或因偶得的茶样欣喜若狂,或因一款本该做好的茶没做好而揪心,若一日无茶,则魂不守舍,浑身上下万般不适。
喜欢肆意驰骋于山野间,欣赏着世间最美的景色,总感觉沉浸在茶的世界里,在追求真实的同时,还独自享受着孤独,直到某天遇上了某个人,不对,应该是一伙人,一伙疯子,执迷于茶的疯子,种茶、制茶、卖茶或是习茶,在他们眼里,茶已经是融入其生命的一种信仰,容不得扭曲与亵渎。茶,已是道!
茶是包容,道是唯一,把茶作为茶来追求的人往往都是孤苦的,见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坚持按标准窨花、少放一两茉莉都不行的前辈,茶叶一次次因为质量太好、成本太高而滞销,进而亏本甩卖,每到清明时又嘴里念叨着:“清明时辰在白天,茶的行情会好一些”,又一年一年坚持着他的标准。
繁花似锦的茶市中,充斥着别样的苟且,干度差的茶叶永远比干度好的茶卖得快,只做面子的茶总会比真正的好茶卖相好看,晾晒架里的茶肯定会和墙角的不大一样,加糖的肯定比不加的要甜,加色的如美颜般的体型闪闪发光,塘里的甲鱼永远撵不上塘外的王八。茶山又岂是那么简单?
一个做传统茶的师傅,每天加工的干茶数量只有几十斤、又或许只有几斤,因为他们追求的是品质。天气不好时不做茶,茶青山场不好的不做茶,心情不好时也不做茶。相反,做普通茶的师傅一天的产量则可能多达几百斤甚至几千斤。而通常情况下,几十斤的高品质茶加工费很低,好茶没有好价格。对于那些坚持做品质茶的制茶师傅,若没有其他收入来源,仅靠每天加工少量的高品质茶,只有一点微薄的收入,养家糊口都是问题。
在我们享受好茶的同时,请给这些坚持品质的师傅们一些尊重。因为同样做茶,他们付出的更多,没有他们的执着,就不会有那么好的茶,请给他们一些利润空间,不要太过压价,因为茶叶不仅仅是用鲜叶来计算成本的,还有坚持品质的生产成本。(第一茶叶网)